往 事 一 瞥
——访赤水、茅台
——访赤水、茅台
赤水河离遵义不算很远,相当于北京市到怀柔。但不通汽车,要步行和骑马。贵州吃的盐巴是由四川顺赤水河运进来,在中枢一带卸上岸由马帮驮运到遵义、贵阳,再分运本省各地。马帮卸下盐还要再转回河岸去。趁着汽车检修,我们几个年轻人就抓机会去看了一下赤水河。来去匆匆,疲劳往返,既无向导,又不大听懂当地方言,无法问路,只跟着驮盐马帮走,印象远没有娄山关清晰。只记得深山谷底的赤水河,看起来并不太宽,水流虽湍急,但不像有些山涧那样清澈,有些赭红色。河对面是一溜荒山,这边沿着山坡有些梯形的小村小镇,街道房窄屋旧。镇上店铺不多,摆着些火柴、蜡烛、盐巴。小酒作坊却不少,空气中飘浮着一缕缕酒香。小巷中少见人影,有的家门口石头上,坐着个老人吸烟杆,穿着很破烂。这才感受点“人无三分银”实况。
刘格平团长等比我们晚了一星期到贵阳,当地政府领导请访问团吃饭,桌上摆了几瓶陶罐装的白酒。在敬酒时主人端起酒瓶向大家介绍说:“这就是本省出名的茅台,是酒厂经理专程送来为大家接风的。当年红军长征时曾在茅台住过,这是毛主席当年喝过的酒。今天请大家也喝一杯。”
我们没喝过这酒,但这酒味似乎闻到过。问了一下茅台在什么地方,在座的当地干部笑着说:“你们不是看过赤水河吗?那不就是茅台?”
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去过的那个小镇就是茅台,怪不得在这么穷的地方却到处闻到酒香。于是认真地喝了几杯,一边喝一边打听有关于茅台酒的情况。当地同志介绍说,生产这酒烧房有好多家,较大的有王茅、华茅和赖茅三家。请我们喝的是其中一家,这家厂主是位开明的爱国民族资本家。果然,不久就感受到了他爱国爱党的诚意。
当时从贵阳回北京,要坐车穿过黔湘公路到达长沙才能换上火车。正在我们整理行李装车时,突然接到通知,说是茅台酒东家请求我们带几箱茅台酒到北京送给毛主席,以表他对毛主席对党中央的敬爱。这样的光荣任务哪能推托,于是又把装好的行李重新调整。把几箱茅台一路搬上搬下,从贵州搬到湖南,从汽车转上火车,一直带到北京由刘格平团长转呈给了毛主席。
访问团作完总结汇报之后,李维汉等领导在北京饭店为访问团举行慰问宴会,桌上摆的就是我们带来的茅台。在宴会上刘格平团长向大家敬酒时宣布说,毛主席感谢我们从千里之外带来茅台酒,决定分给每人一瓶,表示慰劳。大家听后振臂欢呼,感谢毛主席关心,觉得这一路辛苦很值得。
访问团解散前夕,大家痛痛快快地喝了几天茅台,据有品酒功夫的同志议论,虽然都是茅台,可毛主席送给我们的这瓶好像比我们在贵阳喝到的好,窖藏的年头可能比那种长。当时我还不会喝酒,不知此话是真是假。但建国后毛主席最早喝到的茅台酒是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带回的这件事确实无误。
大概又过了两三年,茅台酒在北京商店里出现了,三万块旧币一瓶,那时的北京人还不认茅台,卖得不算红火。有天汪曾祺弄来一瓶,把我和林斤澜叫去共饮。我问茅台比二锅头贵许多倍,它好在哪里?汪曾祺讲解白酒有酱香、麴香、浓香的区别。酱香的代表就是茅台,是别处仿也仿不出来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我细品一下,果然有酱的香味。我说:“香味我品出来了。可你说只此一家我有所怀疑。我到过那地方,一路走去看见的酒作坊就不只一家两家。”汪说:“只此一家指的是茅台这地方,只有这地方的水、土和气温才能酿出这味道的酒,换个地方就做不出来了。”
在汪、林二位精心培养下我渐渐养成饮酒习惯,不久却失去了饮酒的条件。别说茅台,连二锅头也喝不起了一“文化大革命”中我被打翻在地踏上许多只脚后,发往东北一地方劳动改造。数年改造中,监督我的工人同志没有发现有新的罪行,由于对我同情,跟领导建议,允许我春节回北京探亲。这时我已有几年没回过家了,激动之情无以言表。回来后除了和家人团聚,别人不敢联系,惟有汪曾祺和林斤澜两位老友处总要报个信。斤澜当时被分配到电影院给人领座,因心脏病发作在家休息,处境比我好点但有限,境况较好的是汪曾祺。曾祺听说我回到北京,马上和斤澜联系,约我俩在一个晚上到他家聚会。他说:“咱们别的不讲,久别重逢,饮酒祝贺!”
那晚上曾祺郑重其事做了几个菜,有鸭子,有鱼,有扒肘子,都是我几年没吃过的东西。可他最得意的是一盘炒鸡蛋。他说:“这里边最显手艺的是炒鸡蛋。你们知道吗,考厨师技术水平,就是要他炒鸡蛋。这玩艺火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老了嫩了都不及格。”可那时我别的都吃不起,偶尔吃个鸡蛋还买得起,所以我仍埋头吃扒肘子。就在那天,我又喝到了多年没喝过的茅台,第一次感到茅台的酱香如此沁人肺腑,从此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二十多年后,正当我又一次要去香港与家人团聚时。有朋友约我到茅台参加茅台公司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时,我没太犹豫就跟着上路了。到了那里才知道托我们给毛主席带酒的那个华茅或王茅,在我们离开不久后就经过各种方式合并改组成了国营茅台酒厂。如今已是获得过金马奖的特大企业,并已成了上市公司,甚至是世界知名的名牌企业了。而这次看到的红军强渡赤水的渡口,也不是当年那个荒芜的河谷,而是建立起纪念碑,庄严雄伟、整洁肃穆的革命历史教育基地了。公路四通八达,我们顺着赤水河峡谷一直进到了与四川交界的赤水镇,并深入山区参观了几十处形态各异的瀑布。当年小小茅台镇,尽管还是像挂在山坡的建筑,但已变为热闹繁华的现代市镇了。说不清到底是镇以酒名还是酒以镇名,反正茅台这个“品牌”已经闻名世界,发生了根本变化。惟一保持不变的,就是茅台酒的滋味。
在茅台喝酒之后,曾有朋友要我谈谈“饮后感”,其实这感觉是谈不清楚的,何况我饮酒还没达到段位。我只能说茅台酒的天然资源和制造绝技,品质声望,是大自然和我们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后辈人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使其与时俱进发场光大,是做了上不辜负前辈,下对得起子孙的大好事,这远非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能做到的。茅台人敬业自重,爱国爱乡精神,值得珍视。